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业务专题>模范机关创建>详细内容

常德市社会救助事务中心“文明窗口”建设见成效

发布时间:2020-11-24 信息来源: 【字体:


     (通讯员  高明英)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自9月份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以来,常德市社会救助事务中心党支部大力开展“文明窗口”争创活动,着力规范服务标准、提升服务效率、美化服务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心从优化寻亲服务上作文章,利用“互联网+”寻亲、警民联合寻亲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大提升了救助工作效率,得到了服务对象家属及市民的交口称赞。

       11月17日下午16:15,一名6岁左右汉寿县走失男童由德山开发区派出所送至市社会救助事务中心接受救助,该男童口齿不清、顽皮好动、因急于回家情绪急躁。工作人员给他准备了零食,陪他一起玩,同时安排社工进行心理疏导,安抚男童情绪;一边迅速采取多种方法,利用公安人脸比对系统查询、通过今日头条、民政信息网络发布定向寻亲信息。男童家附近群众通过网络得知消息后,电话告知其正在四处寻找男童的父亲。其父亲立即拨打中心热线电话7210110确认,确系其子,晚上19:42驱车赶到中心将其子接回。第二天,男童父亲专门托战友在今日头条上发布了一条感谢信,感谢救助中心工作人员辛苦付出和先进寻亲手段,及时帮其找到走失的孩子。

       为提升寻亲效率,帮助流浪乞讨、走失人员更快与家人团聚,市社会救助中心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成立党员救助先锋队,专门为服务对象及家属解决“急难愁盼”的事情。除进行“互联网+寻亲”外,还摸索出一整套13种寻亲方式方法,并对中心干部职工进行了全员寻亲培训。受助人员张某的寻亲过程真是抽丝剥茧、一波三折。在中心长达三年的细心呵护和努力下,11月19日,副站长陈林通过口音辩识、远程视频确认及公安信息比对,终于成功帮张某寻找到家人。张某2017年流入我市后,被中心工作人员街头巡查时发现并送医救治至今,精神状况基本稳定下来。三年间,工作人员数十次前往医院探望询问,他终于写出了湘阴原籍地址,但经多次与湘阴有关部门联系都是查无此人。此次陈林拿上纸笔,采取填空形式与其交流,其写出了湘阴浩河乡红花大队等信息,通过查阅资料,与湘阴县鹤龙湖浩河社区(原浩河乡红花大队已并入该社区)张支书视频,确认确有此人,得知张某原名后,中心又与公安机关联系核实户籍等相关信息,原来张某户籍在新疆乌鲁木齐,祖籍湖南湘阴,80年代在新疆结婚生子,后因精神障碍流浪多年,其新疆的户籍因失踪已被注销。中心根据张某的实际情况,近期将安排护送其回新疆户籍地安置。11月初,安化县某受助人员被救助返乡后,其家属专程送来“大爱无疆 情暖人间”的锦旗表示感谢。

       市社会救助事务中心自创建模范机关以来,坚持高政治站位、高党建引领、高规格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救助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指示精神,推进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各种‘急难愁盼’问题”、“牢牢把握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等重要讲话精神走深走实。用实际行动争创模范机关,打造让群众满意救助体系。

 

分享到: